有關統ㄧ歐亞非的大帝國.....急用
波斯.亞歷山大.羅馬.拜占庭.阿拉伯.鄂圖曼土耳其.各建國與興起ㄉ時間.成就民族.地點.人物...拜托急用
波斯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帝國。
統治這個帝國的是阿契美尼斯家族﹐故亦稱阿契美尼德帝國。
伊朗西南部法爾斯地區的波斯人本來臣服於西北部的米底。
公元前 550年﹐波斯王居魯士二世(後稱“大王”)滅米底﹔進而向外擴張﹐建立波斯帝國。
公元前546年﹐居魯士二世滅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次第征服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各希臘城邦﹔公元前 539年﹐滅新巴比倫王國。
為了鞏固帝國東北邊境﹐他出征藥殺水(今錫爾河)流域的馬薩格泰人﹐公元前529年陣歿。
居魯士死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公元前 529~前522在位)繼位。
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留駐埃及到公元前522年。
及至得知有人奪取王位﹐倉卒趕回伊朗﹐中途被自己的劍誤傷﹐因感染身亡。
這時﹐他的萬人不死軍總指揮大流士率軍急回伊朗﹐殺死發動政變的高馬達﹐即王位﹐是為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以嚴密的制度和立法鞏固他所繼承的帝國﹐進而向外擴張。
在東面﹐鞏固了居魯士二世業已征服的領土﹐更將印度河流域並入帝國版圖﹔在西面﹐約在公元前513年﹐渡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親征黑海西岸和北岸的斯基泰人﹐為征服希臘作準備。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派米底人達提斯入侵希臘﹐但在馬拉松一役戰敗﹐被迫撤退。
以後﹐其子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86~前465在位)繼續執行征服希臘的計畫。
結果﹐帝國的海軍敗於薩拉米斯﹐陸軍敗於普拉蒂亞﹐帝國在愛琴海上米卡爾角的戰船被希臘人焚燬。
此後﹐帝國再無力西侵。
(見希波戰爭) 侵希戰爭的失敗是波斯帝國歷史的轉折點﹐此後國勢漸趨衰落。
薛西斯一世以後諸王﹐阿爾塔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64~前425在位)﹑薛西斯二世(公元前425~前424在位)﹑大流士二世(公元前423~前403在位)都比較懦弱。
他們在位期間﹐宮廷陰謀和各地叛亂層見迭出。
只是由於希臘內部有雅典和斯巴達爭霸的矛盾﹐帝國利用金錢和外交手段時而支持一方﹐時而支持另一方﹐才得以保持對小亞細亞的控制。
末王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37~前330在位)雖非庸懦君主﹐但是時馬其頓業已崛起﹐他不能抵禦亞歷山大大帝的東侵。
公元前 330年﹐帝國都城波斯波利斯陷落﹐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害﹐帝國滅亡。
波斯帝國強盛時期的疆域 波斯帝國領土遼闊﹐民族複雜。
當其全盛時期﹐帝國以相當嚴密的中央集權的政治機構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對待被征服民族的比較開明的政策﹐維持帝國的統一。
為了軍事和行政的需要而修築的驛路網﹐把帝國各部分緊密連接起來﹐同時也為商業發展創造了條件。
海上航路的開闢促進了國際貿易。
大流士一世實行稅制改革及統一度量衡和幣制﹐更促進了帝國的經濟發展。
在藝術方面﹐波斯帝國留下了寶貴遺產。
帝國從各被征服民族徵調勞動者和建築材料﹐用以興建宮室﹐裝點都城。
波斯的建築融合埃及﹑巴比倫﹑希臘各民族的藝術成就﹐構成自己獨特的雄偉壯麗的風格﹐大流士一世的新都波斯波利斯的宮殿建築在巨石壘成的高台上﹐有大王聽政的殿堂和百柱大廳﹐柱高7.62米﹐以聖牛﹑角獅和人面形為柱頭(見彩圖 波斯波利斯王宮謁見大廳 )﹐高台階陛側面的壁上浮雕萬人不死軍﹑廷臣和各被征服民族進奉貢物的行列。
蘇薩的宮殿遺址有彩色釉磚的牆壁﹐上面描繪大王的侍衛和各種野獸。
這一切都旨在表現帝國的偉大和大王的尊嚴。
金屬細工在波斯也是一種高度發展的工藝﹐藝術家們以槌壓的方法製成各種異獸形金片裝飾宮殿的門和用具。
亞歷山大 古代馬其頓國王(公元前336~前323)﹐卓越的軍事統帥。
生於馬其頓首都培拉。
早年曾師事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336年﹐其父腓力二世被刺後繼王位。
他迅速控制了國內政局﹐平定了騷亂的北方﹐鎮壓了希臘城邦的起義。
公元前334年發動侵略亞洲和非洲的遠征﹐歷時10年。
公元前323年染疾死於巴比倫。
在東侵過程中﹐亞歷山大充分利用波斯帝國內政腐敗及國王大流士三世怯懦無能的有利形勢﹐果敢進攻﹐公元前334年春﹐在格拉尼科斯河畔擊敗4倍於己的波斯大軍﹐迅速佔領了廣大地域。
公元前 333年﹐亞歷山大率軍在伊蘇斯戰役中徹底擊潰波斯軍隊(見彩圖 伊蘇斯戰役(公元前333) )。
繼而入侵北非﹐公元前332年到達埃及﹐被擁立為法老(國王)。
公元前330年滅亡波斯帝國﹐公元前327~前325年遠征印度﹐佔領印度西北部。
因士兵厭戰﹐被迫回師﹐於公元前324年回到巴比倫。
通過征服﹐亞歷山大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領土大體包括巴爾幹半島﹑埃及﹑印度西北部﹑中亞和西亞(見彩圖 亞利山大帝國 )。
他採用波斯中央集權的專制體制﹐啟用波斯貴族﹐推行種族融合﹐鼓勵將士與東方女子結婚﹐襲用波斯宮廷禮儀。
在戰略要地建立起一批以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為主的要塞和城市(包括今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亞歷山大的東侵﹐給當地人民造成了災難﹐但也促進了希臘與亞非諸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亞歷山大死後﹐所建帝國解體﹐在帝國故地﹐經長期混戰﹐形成了以托勒密王國﹑塞琉西王國和馬其頓王國為主體的一批希臘化國家。
羅馬公元前27~公元 476年間佔據整個地中海地區的古代羅馬國家。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
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馬克思主義史學一般認為這是西歐奴隸佔有制社會歷史的終結﹔東羅馬帝國(見拜佔廷帝國)逐漸演變為封建制國家﹐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羅馬帝國史是古典奴隸制度在地中海地區達到最高度發展並最終走向衰亡的歷史。
通常把帝國分為前期帝國(公元前27~公元192)和後期帝國(193~476)﹐有時又從後期帝國中分出“三世紀危機”時期(193~284)。
前期帝國 共和末期內戰的勝利者G.屋大維按共和傳統身兼一系列最高職位﹐實際上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
公元前27年 1月13日﹐元老院授予他“奧古斯都”(意為“神聖”﹑“偉大”)尊號。
奧古斯都採用“元首”(意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稱號﹐故史稱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為“元首制”。
元首制實際上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制。
它的建立﹐標誌著羅馬由義大利境內的羅馬公民佔有特權地位的城邦﹐轉變為包括各個行省的所有奴隸主共同統治的帝國。
奧古斯都的長期統治﹐在帝國全境造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開創了延續百餘年的所謂“羅馬和平”時期﹐為1~2世紀奴隸佔有制在廣大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117年的羅馬帝國 公元14年奧古斯都逝世﹐其養子提比略(公元14~37在位)繼位。
再後則由卡利古拉(37~41在位)﹑克勞狄一世(41~54在位)和尼祿(54~68在位)相繼為帝。
從奧古斯都至尼祿﹐史稱克勞狄王朝。
該王朝皇位均由皇帝親屬繼承。
從提比略到尼祿統治時期﹐不斷加強皇權﹐鞏固專制統治﹐發展官僚體系﹐殘酷鎮壓反對者。
皇帝重用近衛軍的結果﹐導致近衛軍參預政事﹐在皇帝廢立問題上起重大作用。
尼祿的揮霍無度和恣意妄為﹐引起公元66年巴勒斯坦發生猶太人的大規模起義和後來許多行省總督的擁兵自立。
經過68~69年一些行省總督爭奪皇位的內戰﹐由 T.F.S.韋斯巴薌(69~79在位)建立弗拉維王朝。
該王朝皇位也由皇帝親屬繼承﹐提圖斯(79~81在位)和圖密善(81~96在位)相繼為帝。
他們進一步推行加強皇權﹑削弱元老院權力的政策。
韋斯巴薌和提圖斯繼承和發展了奧古斯都和克勞狄推行的授予行省居民羅馬公民權﹑吸收行省貴族參加帝國管理機構的政策﹐使許多行省貴族﹐特別是西部諸行省的貴族參加羅馬元老院。
圖密善死後﹐M.C. 涅爾瓦(96~98在位)繼位﹐開創了羅馬史上的安東尼王朝。
這一王朝的多數皇帝如圖拉真﹐M.U.﹑P.A.哈德良(117~138在位)﹑安東尼﹐M.﹑馬可‧奧勒留( 161~180在位)都生於行省﹐因有才幹而由前任收為養子﹐後登上皇位。
圖拉真當政時﹐元老院的很大一部分成員來自行省﹐成為反映整個帝國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機構。
他繼續推行對外擴張政策﹐使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規模﹕東到美索不達米亞﹐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顛﹐北至喀爾巴阡山脈和黑海北岸。
哈德良致力於加強皇權﹐整頓內政﹐使從奧古斯都開始的建立帝國官僚機構的工作最終完成。
安東尼統治時期羅馬帝國達到極盛。
他對外採取防禦政策(見彩圖 鐫有羅馬宗教儀式規則的銅板 )﹐對內維持和平局面﹐加強行省的管理﹐整頓財政﹐興修道路﹐因而促進了行省的繁榮和商業的發展。
然而安東尼王朝出現的帝國“黃金時代”好景不長﹐潛伏的矛盾和鬥爭日益發展。
到馬可‧奧勒留當政時期﹐羅馬帝國已危機四伏。
帕提亞帝國屢犯邊疆﹐北方蠻族也乘虛而入。
入侵者雖被挫敗﹐但羅馬實力已顯不足﹐帝國國庫空虛﹐皇帝被迫出賣自己的珍寶。
192年皇帝L.A.A.康茂德(180~192在位)被殺﹐安東尼王朝告終。
後期帝國 193~284年間﹐羅馬奴隸佔有制社會處於全面危機之中﹐史稱“三世紀危機”。
危機的根源在於奴隸佔有制生產關係日益腐朽﹐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導致社會經濟停滯和萎縮﹐政局陷於混亂狀態。
從塞維魯王朝(193~235)起﹐帝國的統治開始動搖﹐L.S.塞維魯(193~211在位)以提高軍餉﹑優待士兵﹑賄買軍隊等手段維持自己的統治。
其子M.A.安東尼努斯(亦稱卡拉卡拉﹐211~217在位)即位後﹐為了緩和矛盾和擴大稅源﹐於 212年頒布敕令﹐把羅馬公民權授予帝國全體自由民。
塞維魯王朝覆滅後﹐政局陷入混亂﹐軍團和行省各自擁立皇帝﹐互相殘殺﹐出現個所謂“三十僭主”﹐並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的“高盧帝國”(259~273)﹐在東方產生了地處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262~272)﹐與此同時﹐奴隸和隸農起義遍及義大利和行省﹐尤以高盧的巴高達運動聲勢浩大和持續長久﹐蠻族也大舉突破邊防﹐湧入帝國境內(見彩圖 北非地中海沿岸羅馬時代的城市遺址 )﹑(見彩圖 羅馬軍團大戰蠻族 )﹑(見彩圖 羅馬諸神祭壇 )﹐大批蠻族人作為軍事移民定居於羅馬領土﹐或被吸收加入僱傭軍。
到 3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帝國的社會政治危機雖暫趨緩和﹐但社會矛盾更加深化﹐長期危機和社會動亂的結果﹐自治市以及自治市中的中小土地所有者日趨沒落﹐廣大自由民淪為隸農﹐經濟和政治地位日益惡化。
帝國政權集中到大奴隸主和大土地所有者手中﹐他們和廣大被壓迫人民群眾的矛盾日趨尖銳。
284年﹐近衛軍長官G.A.V.戴克里先取得了帝國政權(284~305在位)。
他改元首制為“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採用東方君主的宮廷朝儀﹐完全拋棄了殘存的共和外衣。
為了強化統治﹐實行“四帝共治制”﹐並進行行政﹑軍事﹑賦稅和幣制改革(見戴克里先的改革)。
他殘酷鎮壓了高盧和北非的起義﹐迫害基督教徒﹐對外積極作戰﹐暫時穩定了局勢。
但他退位後﹐帝國又陷入帝位覬覦者的紛爭之中。
324年君士坦丁一世重新統一帝國。
由於帝國經濟﹑文化重心東移﹐330年君士坦丁一世把首都由羅馬遷到拜佔廷﹐改名為君士坦丁堡。
他在許多方面繼續執行戴克里先的政策﹐改組國家機構﹐擴充官僚體系﹔頒布一系列法律﹐竭力維護奴隸制度﹐使得奴隸和隸農的境遇更加惡化。
為了利用基督教鞏固反動統治﹐君士坦丁一世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使基督教逐漸成為帝國的重要支柱。
君士坦丁凱旋門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一世的統治未能挽救羅馬帝國的沒落。
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爭奪帝位的鬥爭重新開始。
狄奧多西一世(379~395在位)時一度恢復統一﹐但他死後﹐帝國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西半部連年戰亂﹐經濟衰落﹐城鄉聯繫鬆弛﹐統治日趨薄弱。
從4世紀中葉起﹐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被壓迫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而且二者互相配合﹐形成衝擊帝國根基的巨大洪流。
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再次興起﹐北非也爆發了奴隸﹑隸農和貧民參加的阿哥尼斯特運動﹐376年西哥特人越多瑙河移居羅馬境內﹐因不堪忍受羅馬官吏的欺壓勒索﹐憤而起義。
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繼而於410年攻佔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
汪達爾人先是遷居高盧和西班牙﹐後受西哥特人壓力渡海進入北非﹐於439年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
匈奴人在蹂躪巴爾幹半島後﹐於 452年侵入義大利﹐給西羅馬帝國以沉重打擊。
455年﹐汪達爾人攻陷羅馬﹐洗劫一空。
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
476年9月﹐日耳曼人僱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遂亡(見民族大遷徙)﹐東羅馬(拜佔廷)帝國則於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拜占庭 羅馬帝國的後繼者東羅馬帝國的別稱。
公元 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古希臘移民城市拜佔廷舊址定都﹐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東羅馬帝國建都君士坦丁堡﹐因此又稱拜佔廷帝國。
由於其領土大部在希臘人居住地區﹐故也稱希臘帝國﹐拜佔廷帝國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交界處﹐領土以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為中心﹐包括亞美尼亞﹑敘利亞﹑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
帝國初期﹐手工業和商業發達﹐城市繁榮﹐農業上隸農制佔優勢。
5世紀時拜佔廷在經受“蠻族”入侵之後渡過了奴隸制的危機﹐未曾打破國家機器﹐自上而下進行改革﹐逐漸演變為封建制國家。
自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拜佔廷帝國繼續存在了近千年。
歷史概述 帝國歷史可分為 3個時期﹕初期止於希拉克略一世(610~641在位)即位前﹐中期止於馬其頓王朝巴西爾二世(976~1025在位)時期﹐後期至1453年帝國滅亡。
帝國實行君主專制﹐395~1453年共有107個皇帝﹐皇帝位居至尊﹐進行集權統治。
行政機構重疊。
除設置訓練有素的常備軍外﹐並使用龐大的僱傭軍。
由於防守堅固﹐戰術較先進﹐外交策略靈活﹐能夠在一個時期內抵禦外族的入侵。
拜佔廷帝國不斷與鄰邦波斯薩珊王朝爭奪小亞一帶的領土﹐雙方戰爭一直持續到7世紀。
拜佔廷帝國(公元565年) 查士丁尼一世積極革新內政﹐528年主持編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532年鎮壓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義﹐鞏固了政權。
533年侵入北非﹐534年滅汪達爾-阿蘭王國﹔535~554年征服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552年佔據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東南部﹐使帝國的疆域空前擴大﹐但長期征戰耗盡了國力﹐財政枯竭。
帝國的削弱給外族以入侵巴爾幹半島北疆之機。
查士丁尼一世死後不久﹐侵佔的領土大部喪失﹐查士丁尼一世之後﹐帝國歷經希拉克略﹑伊蘇里亞﹑阿摩里亞﹑馬其頓﹑杜卡斯﹑科穆寧和巴列奧略等王朝。
希拉克略王朝(610~711)於 627年最終戰勝波斯國王庫斯魯二世﹐收復了帝國東部的失地。
但阿拉伯帝國興起後﹐於7世紀中葉奪去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巴勒斯坦﹑埃及﹑北非和西西里。
拜佔廷在非洲的大部分領土喪失。
希拉克略開始實行軍事﹑政治改革﹐把各省改成軍區﹐軍事首長任軍區行政官﹐把土地分給軍人。
軍事貴族形成封建地主階層。
此時拜佔廷帝國已完全是希臘化的國家。
伊蘇里亞王朝時期﹐軍區制的效果日益顯著。
阿拉伯人退出小亞細亞﹐只是邊境零星戰鬥約持續兩個世紀。
8~9世紀發生了聖像破壞運動。
利奧三世(717~741在位)利用人民對教會的不滿﹐宣布禁止供奉聖像和聖物﹐沒收教會土地分給軍事貴族。
這雖然加強了軍事封建主的勢力﹐促進了封建化進程﹐但同時惡化了與羅馬教會的關係。
820年﹐利奧五世(813~820在位)被暗殺﹐邁克爾二世(820~829在位)被擁立為帝﹐開創阿摩里亞王朝(820~867)。
821年﹐小亞細亞軍區軍官斯拉夫人督馬以恢復聖像崇拜為號召﹐發動起義﹐825年督馬起義被鎮壓。
馬其頓王朝是帝國的繁榮強盛時期﹐內政鞏固﹐開始向外擴張。
東部邊境推進到幼發拉底河﹐佔據義大利南部﹐1018年滅保加利亞第一王國。
由於封建關係已經確立﹐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大批自由農民淪為農奴。
10世紀初多次爆發農民起義。
政府不得不限制大封建主侵佔農民土地。
王朝末年帝國轉衰﹐在政治和宗教上與西歐的離心現象愈趨嚴重。
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
馬其頓王朝之後﹐國內經歷了一個紛爭時期﹐小亞細亞大部被塞爾柱突厥人佔據後﹐國力更趨衰落﹐1071年曼齊克特一役拜佔廷戰敗﹐皇帝羅曼努斯四世(1068~1071在位)被塞爾柱人俘虜。
科穆寧王朝建立後﹐封建制度已完全確立。
對邊境上的外來勢力勉強抗擊﹐保住了大部分領土。
但已失去經濟上的優勢地位﹐貨幣貶值﹐商業優勢被威尼斯等鄰國所取代。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侵﹐攻陷君士坦丁堡﹐在拜佔廷領土上建立西歐封建主統治的拉丁帝國﹐只有尼西亞﹑伊庇魯斯﹑特里比松三小國繼承拜佔廷的國統﹐不斷與拉丁帝國作鬥爭。
1261年﹐尼西亞皇帝巴列奧略家族的邁克爾八世(1259~1282在位)滅拉丁帝國﹐恢復拜佔廷帝國。
復國後領土大大縮小﹐國力衰微。
巴列奧略王朝內訌嚴重﹐內戰頻仍。
由於封建主的殘酷剝削﹐1342~1349年爆發了吉洛特起義﹐14世紀初奧斯曼帝國興起﹐不斷侵犯拜佔廷領土﹐最後使其居於君士坦丁堡一隅之地﹐1453年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拜佔廷帝國滅亡﹐(見彩圖 奧斯曼帝國軍隊圍攻君士坦丁堡(1453) ) 拜佔廷文化 拜佔廷帝國的民族構成極為複雜﹐包括希臘人﹑敘利亞人﹑科普特人﹑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及希臘化的小亞細亞人等。
外族入侵期間又遷入哥特人(4~5世紀)﹑斯拉夫人(6~7世紀)﹑阿拉伯人(7~9世紀)﹑土耳其人(11~13世紀)。
長時期以來﹐各族人民逐漸融合。
在政治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希臘人﹐帝國語言4~6世紀以拉丁語為主﹐7~15世紀以希臘語為主。
拜佔廷帝國融合羅馬帝國的政治傳統﹑希臘文化和希臘正教﹐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拜佔廷文化。
建築藝術方面﹐如聖索菲亞大教堂﹐尤以雄偉莊嚴著稱﹔還有皇帝聖宮和競馬場馳名於當時(見彩圖 聖索菲亞大教堂內部 )﹐拜佔廷帝國將文字和東正教傳給斯拉夫人。
它所保存的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對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起了一定的作用。
拜佔廷帝國在國際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面還起過東西方的“金橋”作用。
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的《哥特戰記》載有中國蠶子傳入拜佔廷的情況。
中國史書中也有關於拜佔廷的豐富記載﹐中國從4世紀(魏晉時代)已與拜佔廷有貿易﹑文化聯繫。
中國史書中稱拜佔廷為“大秦”或“拂菻”。
中國由拜佔廷輸入的商品有琉璃﹑珊瑚﹑瑪瑙等。
拜佔廷的民間幻術傳入中國﹐與中國傳統技藝相結合發展成為今天的中國雜技藝術。
另外﹐拜佔廷的宗教傳入中國(景教)﹐開歐洲宗教傳入中國的先河。
阿拉伯7世紀 30年代至13世紀中葉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哈里發國家。
中國史書稱“大食”。
西方史藉稱之為薩拉森帝國。
610年﹐穆罕默德利用阿拉伯半島各部落要求改變社會經濟狀況和實現政治統一的願望﹐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經過22年的艱苦奮鬥﹐到他逝世時(632)﹐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出現於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帝國歷史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四大哈里發時期 穆罕默德之後﹐阿拉伯國家的首腦稱為“哈里發”﹐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最初的四大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選舉產生。
第一任哈里發阿布‧伯克爾(632~634在位)平定了各部落的叛亂﹐恢復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634~644在位)利用拜佔廷帝國和波斯長期戰爭後兩敗俱傷的有利時機﹐在“聖戰”的旗幟下﹐發動了一系列對外戰爭。
先後征服拜佔廷統治下的敘利亞(636)﹑巴勒斯坦(637)和埃及(641)。
並於642年大敗波斯軍。
佔領了從波斯灣到高加索﹑從伊拉克到波斯本土的廣大地區﹐為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歐麥爾在遼闊的領土上建立了行政管理體制﹐規定被征服地區的民政及宗教事務維持原狀﹐土地歸全體穆斯林所有﹐仍交給當地農民耕種﹐但要繳納地租和人丁稅。
從而使原來處於原始公社制末期的阿拉伯社會超越了奴隸制的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了封建社會。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伊本‧阿凡(664~656在位)繼續向外征伐﹐東滅波斯薩珊王朝(651)﹐西達北非昔蘭尼加。
他在位期間﹐阿拉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和教派分歧日趨激烈﹐奧斯曼本人和第四任哈里發阿里(656~661在位)先後被殺﹐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倭馬亞王朝。
哈里發改為世襲﹐實際上是帝國的君主。
倭馬亞王朝時期 8世紀初﹐倭馬亞王朝的政權鞏固以後﹐阿拉伯貴族又發動了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在東線﹐征服了布哈拉﹑撒馬爾罕﹑信德及部分旁遮普地區﹐並達到中國唐朝邊境。
在西線﹐攻佔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區後﹐於711年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安達盧西亞。
後在入侵法蘭克王國的普瓦提埃戰役(732)中遭到失敗﹐退回西班牙﹐從此再未越過比利牛斯山。
至 8世紀中葉倭馬亞王朝後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西臨大西洋﹐東至中亞河外地區﹐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封建軍事帝國。
倭馬亞王朝仿傚拜佔廷帝國的政體﹐設置了政府機構﹐並繼續實行由阿拉伯軍事貴族執政的政策。
封建土地制度逐漸完備﹐被稱為“伊克塔”的封建采邑日益增多﹐但由於奴隸勞動的普遍存在﹐阿拉伯帝國的封建制度是不發達的。
通過軍事殖民﹑部落遷徙和蓄養女奴﹑繁衍子孫等途徑﹐阿拉伯人在被征服地區的人口日益增長﹐與當地土著居民通婚日益普遍﹐阿拉伯駐軍營地逐漸發展為新的城鎮﹐695年﹐哈里發阿卜杜勒‧馬利克(685~705在位)進行貨幣改革﹐用阿拉伯第納爾和迪爾汗取代原來通用的拜佔廷金幣和波斯銀幣。
隨後﹐又規定阿拉伯語為帝國的正式語言﹐政府的一切文件﹐必須用阿拉伯文書寫﹐取代了原來在伊拉克﹑敘利亞和埃及通用的波斯文﹑希臘文和科普特文。
但阿拉伯語最終成為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和北非的通用語言的過程是漫長的﹐直到11世紀初才最後完成。
普瓦提埃戰役 歐麥爾二世(717~720在位)統治期間﹐帝國處於對外征伐失利﹐國內動亂之際。
他實行的稅制改革﹐因封建貴族的反對半途而廢。
8世紀20年代以後﹐阿拉伯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內訌不止。
一直受歧視﹑受壓迫和剝削的廣大非阿拉伯穆斯林紛紛揭竿而起。
穆罕默德的伯父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750~754在位)利用波斯藉釋奴阿布‧穆斯利姆在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於750年推翻了倭馬亞家族近90年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50~1258)﹐曼蘇爾(754~775在位)時期遷都巴格達(762)。
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時期 阿拔斯王朝歷時 500餘年﹐分為強盛和衰落兩個階段。
王朝建立後最初的近 100年(750~842)﹐特別是哈倫‧拉西德和麥蒙執政時期﹐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時代﹐751年阿拉伯帝國軍隊在中亞怛羅斯戰役中﹐擊敗中國唐朝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軍隊﹐控制了中亞的大部分地區。
在這時期﹐帝國仿傚波斯舊制﹐建立起完整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 (見彩圖 阿拔斯王朝哈里發衛隊 )。
重視興修水利﹐使肥沃的新月地帶﹑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等地區的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
帝國境內的豐富資源和過境貿易﹐為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阿拉伯商人的足跡遍布亞﹑非﹑歐三大洲。
巴格達成為著名的國際貿易中心之一。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文化的進步與繁榮。
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創造出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
伊斯蘭教已成為埃及﹑敘利亞﹑伊拉克﹑波斯﹑北非等地大部分居民共同信仰的宗教。
哈倫‧拉西德(中)及其大臣 公元732年左右的阿拉伯人統治地區 9世紀中葉後﹐突厥人逐漸取得權勢﹐阿拔斯王朝進入分裂和衰落時期。
突厥將領握有軍權﹐專橫跋扈﹐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
哈里發完全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
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
如阿拉伯人在北非的西部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789~956)和艾格萊卜王朝(800~908)﹔在摩蘇爾和阿勒頗建立了哈姆丹尼王朝(929~1003)﹔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亞和小亞細亞等地建立了薩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布韋希王朝﹑塞爾柱帝國﹐以及在埃及﹑敘利亞和也門建立了阿尤布王朝(1171~1250)﹐此外﹐還有兩個著名的哈里發王朝﹕一個是由阿里的後裔法蒂瑪家族在北非突尼斯建立的法蒂瑪王朝﹐該王朝後遷都開羅﹐其版圖包括埃及﹑北非﹑敘利亞和阿拉伯半島西部﹐是當時最強大的哈里發王朝﹐中國史書稱之為“綠衣大食”。
另一個是由倭馬亞人後裔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929~961在位)在西班牙建立的後倭馬亞王朝(929~1031)﹐建都科爾多瓦。
中國史書稱之為“白衣大食”。
在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及其後的兩位統治者在位時期﹐阿拉伯人在西部的統治達到極盛時代。
當時﹐科爾多瓦與巴格達和開羅齊名﹐成為阿拉伯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對阿拉伯文化在西方的傳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阿拉伯帝國是建立在對各民族人民殘酷剝削的基礎之上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人民的反抗鬥爭從未停止﹐8世紀70~80年代的蒙面人起義﹑816~837年的巴貝克起義和869~883年的辛吉起義﹐給阿拔斯王朝以沉重的打擊。
到10世紀中葉﹐王朝實際統治區域只剩下巴格達及其周圍的一小塊土地了。
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佔領巴格達﹐哈里發失去了一切世俗權力﹐只保留了宗教領袖的地位。
1258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率領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殺死哈里發﹐阿拉伯帝國遂亡。
鄂圖曼土耳其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 土耳其民族源於中亞西突厥烏古斯人的游牧聯盟。
11世紀下半葉以塞爾柱人為首的突厥部落開始征服並遷居小亞細亞各地﹐建立了羅姆蘇丹國等政治實體。
13世紀中葉蒙古人入侵小亞細亞﹐羅姆蘇丹國淪為蒙古人的藩屬。
烏古斯人與小亞細亞原有居民希臘人等逐漸融合﹐開始了土耳其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
13世紀也是小亞細亞伊斯蘭化的重要階段。
13世紀30年代﹐烏古斯人卡伊部落首領埃爾托格魯爾從羅姆蘇丹處獲得小亞細亞西北部的封地瑟於特(布爾薩與比累季克之間)。
瑟於特遂成為奧斯曼國家的發祥地。
埃爾托格魯爾之子奧斯曼一世蠶食拜佔廷帝國領土﹐奠定了奧斯曼國家的雛形﹐奧斯曼之子奧爾漢統治時期(1326~約1360)奧斯曼土耳其人開始進行擴張﹐首先奪取布爾薩(1324)﹐後又攻佔尼西亞(1331)﹑尼科美底亞(1337)﹑斯庫塔裡(1338)﹐勢力達於馬爾馬拉海以及加利波利半島。
奧爾漢之子穆拉德一世(1360~1389在位)進軍東南歐﹐佔領色雷斯和馬里查河流域﹐定都埃迪爾內。
後又在科索沃戰役(1389)中大敗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聯軍。
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在位)征服多瑙河以南的巴爾幹地區﹐初步統一了小亞細亞各突厥人公國﹐1402年中亞的帖木兒率軍入侵小亞細亞﹐在安卡拉戰役中大敗土耳其軍﹐巴耶塞特一世被俘身亡﹐此後巴耶塞特一世諸子為爭奪王位進行混戰﹐直到1413年穆罕默德一世即位﹐(見彩圖 奧斯曼帝國(1300-1680) )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後﹐立即準備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滅亡了延續千年之久的拜佔廷帝國﹐君士坦丁堡(後改稱伊斯坦布爾)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都。
穆罕默德二世制定法典﹐完善帝國的行政管理制度﹐對非穆斯林臣民實行宗教團體自治的米勒特制﹐從而鞏固了統治﹐增強了向外擴張的實力。
西帕希(蒂馬爾領主)封建騎兵和耶尼切里步兵是向外擴張的主要軍事力量。
龐大的封建軍隊和先進的軍事裝備(毛瑟槍和火炮)保證了擴張的勝利進行。
謝利姆一世東征伊朗﹐在恰爾德蘭擊敗薩非王朝的軍隊(1514)﹔嗣後又掃平馬木留克王朝而稱霸於敘利亞和埃及。
奧斯曼蘇丹成為穆斯林世界的首腦-哈里發。
謝利姆二世在位期間(1524~1574)﹐曾征服塞浦路斯﹐擊敗西班牙﹑威尼斯和教皇的聯合艦隊。
蘇萊曼一世繼續向外擴張﹐先後6次出征匈牙利﹐圍攻奧地利京都維也納(1529)(見彩圖 奧斯曼帝國軍隊攻打維也納 )﹐數次遠征伊朗﹐奪取巴格達(1639)。
奧斯曼軍事封建帝國極盛時﹐領土北面從奧地利邊界直至俄國境內﹐西界非洲摩洛哥﹐東迄亞洲高加索和波斯灣﹐南境一直伸入非洲內地﹐囊括今歐﹑亞﹑非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土地﹐領土面積約600萬平方公里。
哥倫布|珍珠港事件|龐貝城|馬雅文明|工業革命|車諾比|拿破崙|十字軍東征|歐洲經濟共同體|硫磺島|啟蒙運動|北約|石油危機|宗教戰爭|法國大革命|古希臘|獨立戰爭|古羅馬|猶太人大屠殺|中越戰爭|希特勒|文藝復興|凡爾賽條約|日耳曼羅馬帝國|英法聯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金字塔|
929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611321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